檸檬、萊姆傻傻分不清?一個方法快速分辨

2017-11-14 23:24聯合報 記者董俞佳╱即時報導
  •  
  •  

 

市面上的檸檬、萊姆往往很難分辨。 圖/ingimage
市面上的檸檬、萊姆往往很難分辨。 圖/ingimage

檸檬是很多人的養生水果。不過,市面上的檸檬、萊姆往往很難分辨,農委會臉書教民眾「切開」來,就可以立刻分辨檸檬或萊姆。

 

根據農委會臉書指出,一般大家都認為進口的黃檸檬稱為「萊姆」,國產的綠檸檬才是「檸檬」,但其實檸檬及萊姆不能只靠果皮顏色來做區分,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切開來看,果皮厚厚而且有子的是檸檬,皮薄無子的是萊姆。

若要從外觀辦別的話,農委會臉書教導民眾,檸檬粗糙,油包較大較厚硬;萊姆則光滑,較薄軟。

此外,黃金檸檬是檸檬和柑橙類的雜交種,果皮光滑,油包大且明顯下凹,皮不易剝離,果底部無明顯突出,較不具檸檬香味,但有一股淡淡橙香味。

至於香水檸檬又稱「香櫞」,果皮具有芳香味,果肉味道像檸檬,因成熟時果皮呈黃色,很容易被誤認為萊姆,但香水檸檬果實較檸檬或萊姆來的大顆,果形呈明顯長橢圓形,果皮是四者之中最厚的。

 

 

 

果皮厚厚而且有子的是檸檬,皮薄無子的是萊姆。圖/擷取自農委會臉書

果皮厚厚而且有子的是檸檬,皮薄無子的是萊姆。圖/擷取自農委會臉書

是「萊姆」還是「檸檬」?專家教你這樣分

2018-07-23 11:48聯合報 記者彭宣雅╱即時報導
  •  
  •  

 

檸檬或萊姆,依果實成熟度不同 ,都有綠皮和黃皮。圖/ingimage授權
檸檬或萊姆,依果實成熟度不同 ,都有綠皮和黃皮。圖/ingimage授權

 

 

一般民眾刻板印象中,對進口的黃色檸檬稱「萊姆」,國產的綠色檸檬稱「檸檬」,但其實不論檸檬或萊姆,依果實成熟度不同 ,都有綠皮和黃皮,用顏色區分易造成混淆不清。

農委會高雄農改場表示,因為消費習慣不同,檸檬在台灣市場主要用作果汁原料,講求的是香氣及酸味,以 7-8 分熟綠皮檸檬為主,而歐美國家習慣將檸檬直接食用,通常是等檸檬接近全熟轉黃時採收,果實的香氣及酸度略降,但會帶些甘甜滋味。

農委會高雄農改場表示, 檸檬在台灣又稱「有子檸檬」或「四季檸檬」,但這都只是商品名,真正品種名為「優利卡(Eureka) 」,是世界上主要檸檬栽培品種之一,其果形略呈橢圓形,果皮粗且厚,果皮上油胞也比較粗、大,果肉淺黃色,有子 。

高雄農改場表示,目前台灣市場最容易被消費者混淆為檸檬的香酸柑橘類有:萊姆、黃金檸檬及香水檸檬。 萊姆和檸檬是柑橘屬下的不同種,因外觀及味道與檸檬相似,加上為三倍體,果實無子,因此又被稱作「無子檸檬」,真正的品種名是「大溪地 (Tahiti ),果形較圓,果皮光滑且薄, 果皮上油胞較細、小,果肉淺黃綠色 。

另外,黃金檸檬目前栽培較少,真正的品種名為「梅爾 (Meyer)」或稱為「北京檸檬」,為檸檬和柑橙類的雜交種,果皮光滑,油胞大且明顯下凹,皮不易剝離,果底部無明顯突出,較不具檸檬香味,但有一股淡淡橙香味,國外一般用作烹飪料理用。

至於香水檸檬又稱「香櫞」,因果皮具有芳香味,果肉味道像檸檬,故稱香水檸檬,因成熟時果皮呈黃色,很容易被誤認為萊姆,但香水檸檬果實較檸檬或萊姆大顆,果形呈明顯長橢圓形,果皮是四者之中最厚的。

高雄農改場表示,大部分的柑橘種類,在尚未成熟前幾乎呈現綠色,越接近成熟才會逐漸轉黃,檸檬、萊姆也不例外。但採收後的綠熟果也可利用催色技術來促進果實 ( 皮 ) 轉黃。

因此,一般消費者要如何才能辨別檸檬、萊姆?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切開來看,果皮厚而且有子的就是檸檬,皮薄無子的即為萊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澎歌 的頭像
    澎歌

    澎歌的部落格

    澎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