痛處不能按!「原始點療法」另類治療痠痛 真的有效? 

2018-11-09 08:57康健雜誌
  •  
  •  
     

【楊雅馨;林后駿】

 

你聽過原始點療法嗎?10多年前,財團法人張釗漢原始點醫療基金會董事長張釗漢,為解決太太因乳癌晚期疼痛到無法入眠,他試圖用按摩來緩解,沒想到,兩、三天後疼痛明顯改善,太太可以安然入睡。

 

他進一步察覺到「痛處不能按,一定要從他處找開關。」只要在起源點,意即「原始點」,做適當處理,疼痛就會緩解。

 

 

強調痛處不能按 從7處原始點,緩解全身痠痛

 

原始點最大的特點,就是多半得經由他人之手按推,尤其是背部、臀部等部位,並強調溫敷及「熱能」。

 

「如石頭拋入於水,水波必向外一圈一圈擴散,而非一條線地走。所以刺激一個穴位,怎麼可能是直線的呢?」張釗漢生動地形容,即便按壓原始點的位置,剛好落在中醫裡的穴位,思維、想法卻是天壤之別。他認為,原始點最大的優點是將複雜的醫學簡化。

 

 
 

 

因為,一條脊椎(頸部、上背部、下背部、薦椎部)有7處原始點(頸部、肩部、肘部、手臂部、臀部、踝部、足背部),每一處原始點都有明確的涵蓋範圍。只要在患處找出對應的原始點,按壓有痛感,即為原始痛點。在原始痛點施以按推並溫敷,疼痛就可緩解,而不是直接在患處按推。

 

中醫的針灸,穴位絕對重於針法,原始點更是如此。張釗漢再三提醒,「要有效,首重位置。」位置不對,技巧再好也沒用。以背部原始點為例,按壓脊椎旁約一指寬的兩側一定有痛點,將痛點揉一揉就能緩解原始點所涵蓋範圍的痠疼痛。

 

除了位置外,有些人會覺得愈痛愈好。「絕對不是,」張釗漢說,有一點痛而且是可以忍受的痛,這樣力道最恰當。施力應由輕而重,不是要痛到對方哀哀叫,甚至痛到飆淚。有沒有效,9秒(按推每個痛點約3秒,可來回2~3遍)就夠,也不會有揉傷的問題。

 

此外,依照部位不同就有不一樣手法。一般來說,需要多一點力道用「手肘」,如按推脊椎、枕骨下緣等部位;力道輕一點則以指節,如頭部、四肢等。

 

想快速解痛,每天多按幾次才有效?張釗漢笑著說,需不需要每天、經常按,要看身體反應,如果按摩一、兩次就好,何必天天推拿?之後只要懂得運用「熱能」保養就可以。狀況比較嚴重者,可以天天輕巧按推。「以病為師,」張釗漢再三強調,按推的力量、時間與次數都應以病人可以承受的範圍為宜。

 

按壓位置

 

1.前面痛要找後面部位

2.旁邊疼痛要找中間部位

3.下面疼痛要找上面部位

 

按壓手勢

 

1.重力道用手肘:例如按推脊椎、枕骨下緣

2.輕力道用指節:例如頭部、四肢

 

按壓力道

 

1.能忍受的痛,才能達到解痛效果

2.每個痛點約3秒,來回2~3遍

3.一天最多按2次

 

 

 
 

 

【完整內容請見《康健》240期;訂康健雜誌電子版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澎歌 的頭像
    澎歌

    澎歌的部落格

    澎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