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診10大NG行徑 「中風自行放血」還不是最誇張的!

2018-07-12 10:00聯合報 記者陳雨鑫/台北報導
  •  
     
  •  

颱風天過去,各大醫院門診恢復正常,但無論颱風天還是春節假期,各醫院急診皆24小時開放,全年無休。不過,有些患者到了急診,不聽醫師診斷先自己下定論或聽信網路謠言,都讓急診醫師辛苦忙碌時,哭笑不得。

 

 

急診廿四小時開放,全年無休,但有些患者到了急診,不聽醫師診斷先自己下定論或聽信網...
急診廿四小時開放,全年無休,但有些患者到了急診,不聽醫師診斷先自己下定論或聽信網路謠言,都讓急診醫師辛苦忙碌時,卻哭笑不得。 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片

 

 

急診醫師眼中10大NG行為:

 

1.中風時,要盡快在手指或腳趾放血?

 

很多中風患者到急診後,會有家屬在現場拿針刺患者,希望「放血」幫助舒緩中風。台北醫學大學急診部主任侯甚光表示,針刺手指或腳趾都很痛,可能讓患者血壓變高。中風是緊急情況,應盡快讓醫師處理。

 

 

2.急診都是實習醫師在看診?

 

目前急診都由主治醫師值班,各大醫院都是主治醫師帶著住院醫師一起看診,住院醫師是主治醫師的助手,並沒有所謂都是實習醫師看診。嘉義大林慈濟急診科主任李宜恭解釋,急診醫師專科化已20年,也許20年前會有實習醫師看診情況,但如今都是專業醫師。

 

 

3.做了氣切後,一輩子都拿不掉?

 

氣切的目的是幫助患者使用呼吸器,若未來能夠脫離呼吸器,氣切部位就會癒合。李宜恭表示,有些患者因必須長時間使用呼吸器,加上身體的機能變差,才可能使氣切傷口無法癒合。

 

 

氣切的目的是幫助患者使用呼吸器,若未來能夠脫離呼吸器,氣切部位之後可以癒合。 圖...
氣切的目的是幫助患者使用呼吸器,若未來能夠脫離呼吸器,氣切部位之後可以癒合。 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片

 

 

 

4.發燒需立刻退燒,不然會燒壞腦袋?

 

過去常聽說「某某某就是小時候發燒,燒壞腦袋所以變成阿呆」。但發燒其實是身體感染後出現的反應,此時應找出感染原因,並讓患者補充足夠水分。可能造成腦部受損的發燒,大部分是腦膜炎腦炎,最簡單的辨識方法是,發燒時患者意識不清,退燒後仍有頭痛問題。

 

 

5.感冒一定要打針或吊點滴才會好?

 

「嚴重感冒時,快去醫院打一針,馬上就會好」,侯甚光說,這是錯誤觀念 ,打針跟吃藥效果相同,只是同樣的藥物,肌肉或靜脈注射的藥效較快出現,口服藥物藥效較慢,並非一定要打針才能紓緩症狀。

 

 

 

 

6.傷口要保持乾燥,不能包紗布?

 

許多民眾認為「傷口一定要乾巴巴才好得快」,侯甚光曾遇過患者為保持傷口乾燥,擦完藥後拿吹風機吹乾,來急診時也不願包紮傷口。其實,傷口有時需要一定的濕度,才能幫助癒合。目前使用廣泛的人工皮就可幫助傷口保持一定濕度;有時也可用紗布包裹,避免傷口太乾產生類似肉芽組織,癒合更難。

 

 

7.燙傷要用冰塊敷,才能盡快降溫?

 

很多民眾一燙傷就拿大把冰塊覆蓋在傷口上,侯甚光說,這絕對是「雪上加霜」。皮膚燙傷後熱能持續,「過冰」的極端溫度反而讓皮膚凍傷。正確的處理方式是用一般自來水,連續沖20到30分鐘,降低皮膚吸引的熱能,依照沖、脫、泡、蓋、送的程序送醫,冰塊冰敷只會讓傷口癒合更慢。

 

 

「嚴重感冒時,快去醫院打一針,馬上就會好了」,醫師指出,並非一定要打針才能紓緩症...
「嚴重感冒時,快去醫院打一針,馬上就會好了」,醫師指出,並非一定要打針才能紓緩症狀。 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片

 

 

 

8.魚刺卡喉嚨,要大口吞飯?

 

曾有名患者卡到魚刺後,大口吞飯,魚刺反而卡得更深,結果魚刺貫穿食道,反而必須動刀。侯甚光表示,魚刺卡喉嚨千萬別吞飯,可先喝一點點水,若仍沒改善,建議在魚刺卡在喉嚨的2小時內拔除。

 

 

 

 

9.癲癇發作要塞住嘴巴,以避免咬傷舌?

 

曾有人打架被打傷頭部,癲癇發作,旁人緊急拿剛剛打架用折疊刀,塞在癲癇患者嘴裡,防堵他咬傷舌頭,沒想到此舉卻造成對方窒息而死。侯甚光表示,癲癇患者發作時並不會咬到舌頭,就算咬到也只有一點點傷口,但異物塞進患者嘴裡,反而可能窒息。建議左右擺動頭部,幫助他們維持呼吸道暢通。

 

 

10.嗎啡類止痛藥不能吃,不然一定上癮?

 

疼痛是一種感覺,忍痛不會讓傷口好的更快,侯甚光表示,止痛藥可幫助降低身體接受到的刺激,但許多民眾認為吃止痛藥會傷肝,其實止痛藥按照劑量服用是安全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澎歌 的頭像
    澎歌

    澎歌的部落格

    澎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