穴位養生/祛除腰痛,按那個穴?


【文、圖/摘自《穴位養生,就是這麼簡單》/許耕榕 著/京中玉國際 出版】

腰痛的病因很複雜,西醫說的軟組織損傷、椎間盤病變、腰椎骨質增生、風濕以及一些內臟病變,都會引起腰痛。中醫認為腰痛主要是外感風邪、跌打損傷、勞欲太過引起。












有些人不注意保暖,衣服穿得少,身體很容易感受風寒。有些人工作環境比較潮濕,或長期從事體力較重的勞動,或腰部扭傷,都會使身體局部經絡不通,氣血淤滯,從而產生疼痛。


老年人因為精血虧虛,氣血運行不暢,所以更容易患上腰痛。另外,「腰為腎之府」,腎功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腰部的健康。有些人房勞過度,損傷了腎氣,腰部脈絡得不到充足的濡養,也會引發腰痛。


治療腰痛,主要是活血化淤、溫經散寒、補腎強腎。可以利用委中、大腸俞、腎俞、腰眼這幾個穴位治療。


委中的位置在膝窩橫紋中點上。取穴的時候,微屈膝,膝窩橫紋正中央能摸到兩條大筋,大筋之間的中點處就是委中。足太陽膀胱經在背部有兩個分支,經絡所過,主治所及,腰背的健康問題一般而言都可以用膀胱經上的穴位解決。委中是膀胱經在膝窩的匯合點,它可以調節背部經脈之氣,所以委中治療腰背部疾病效果很好。


「腰為腎之府」,所以解決腰部問題離不開對腎功能的調節。腎俞是腎的背俞穴,能夠調動腎臟元氣,壯腰益腎。腎俞在腰部,第二腰椎棘突下,旁開一點五寸。


大腸俞在腰部第四腰椎旁開一點五寸,腰眼在第四腰椎旁開三點五寸,這二個穴位都位於腰部附近,穴位所在,主治所在,所以用它們可以疏通腰部的經脈、氣血,產生通經止痛的作用。


平日預防腰痛,可以用兩手掌根部揉按腰部,早晨起床時按揉一次,晚上睡覺前按揉一次;或是用拇指指腹分別按揉上述穴位,每個穴位三至五分鐘;也可以用艾灸的方法,分別對上述穴位用艾條溫和灸十至十五分鐘,腎俞和腰陽關可以每次灸二十至三十分鐘,每天一次或隔日一次。










穴位養生/消化不良、胃脹氣,按那個穴?


【文、圖/摘自《穴位養生,就是這麼簡單》/許耕榕 著/京中玉國際 出版】


現今胃口不好、消化不良的人非常多,這雖然不會是什麼具體的大病,但如果長期胃口差,整個身體素質都會受到很大影響,日積月累,甚至會引發多種慢性病。












下脘、足三里、四縫,這幾個穴位被稱為穴位裡的健胃消脹片。使用方法很簡單,人人都能學會。可以分別對這幾個穴位進行按摩。胃口不好的人每天做一兩次,堅持下來,胃口就會慢慢變好。


四縫


是經外奇穴,是消宿食、化積滯的專用穴。四縫是四個穴位的合稱,分別位於食指、中指、無名指、小指的第一、第二指關節相交處的橫紋中點。四縫原本被醫家用來治療小兒消化問題,後來證實,成人使用四縫效果也非常好。所以今後只要遇到消化不良的問題,就可以找四縫解決,按摩就行,效果很神奇。


下脘


在腹部,離脾胃很近。中醫裡有個選穴原則,叫「臨近選章門穴」,就是在病患部位的周圍和附近選穴,有點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意思。這種選穴方法,實踐證明,效果很好。


足三里


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,對消化系統有雙向良性調節的作用,比如腹瀉了,按摩它可以止瀉;便秘了,按摩它可以通便。中醫裡有句話叫「肚腹三里留」,大致意思就是胃腸消化方面的問題,用足三里裡就能治好。養胃護胃,按摩、艾灸等方法效果也不錯。脾胃是後天之本,所以足三里就是人體裡的一株靈芝仙草,用好它,健康無憂。


日常健胃消脹,可以分別對上述幾個穴位進行按摩,每個穴位按摩三至五分鐘,有空的時候就可以做,長期堅持,不知不覺中胃口就會好起來。艾灸的效果也很好。最方便的艾灸方法就是用艾條溫灸:把艾條點燃,放在離穴位二公分左右的地方,每個穴位灸十五分鐘左右,每天一次,灸七天後隔一天,一般而言一個療程即可見效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穴位養生/慢性疲勞症候群,按那個穴?


【文、圖/摘自《穴位養生,就是這麼簡單》/許耕榕 著/京中玉國際 出版】


有些人經常全身疲憊、乏力;食欲減退,對各種食物均缺乏食欲,尤其是油膩食物,看著都厭煩;經常出現頭痛、頭暈、失眠、嗜睡、記憶力差等症狀;有時出現尿頻、尿急情況,男子出現陽痿、早洩問題,女子出現生理不調等問題;皮膚粗糙、乾燥,脫屑較多,指甲失去光滑和光澤,毛髮脫落、易斷;抵抗力低下,經常發生感冒;脾氣不好,暴躁、易怒⋯⋯這些就是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典型症狀。












慢性疲勞症候群是一種以極度疲勞為特徵的綜合性症狀,現代醫學手段檢查身體,往往查不出任何實質性病變,但身體卻極度不適,人往往痛苦不堪。


中醫認為這個病與肝、脾、腎功能失調有關。肝主疏泄,肝氣不調人就會煩躁易怒;同時,肝主筋,肝功能不好的人,運動和神經系統也會出現問題,如疲乏無力等;另外,肝藏血,肝氣不順暢,人的心血管系統也會出現問題。脾是人的後天之本,主運化,脾虛一方面導致人的食欲下降,另一方面使營養物質無法正常輸送到全身,人便會出現疲勞、倦怠的問題。


腎是先天之本,與人的生命過程息息相關,腎功能不好,身體的整體功能都會出現問題。所以,治療慢性疲勞症候群,主要從調養肝、脾、腎入手。百會、印堂、神門、太溪、太衝、三陰交、足三里這幾個穴位,就是治療慢性疲勞症候群的重要穴位。


百會、印堂在頭部,都是督脈上的穴位。督脈通入大腦,所以用它們可以醒腦開竅、健腦提神;神門是心經的原穴,太溪是腎經的原穴,兩穴原原相配,能夠交通心腎,調養心腎功能;太衝是肝經的原穴,是肝經之氣灌注的地方,善於調節肝的功能;三陰交、足三里是調理脾胃功能的常用穴位,用它們可以健脾益氣,恢復體力。


日常使用這幾個穴位,按摩最方便,可以分別對每個穴位進行按揉三至五分鐘,每天有空的時候就揉按揉按,長期堅持,身體狀況會逐步得到改善。






 

穴位養生/按摩不只能用手 還有4大好工具


【文、圖/摘自《穴位養生,就是這麼簡單》/許耕榕 著/京中玉國際 出版】


誰說按摩只能用手?巧妙利用身邊的工具吧!

按摩,是大家最熟悉不過的了。居家按摩,可以充分利用身邊一切可用的工具,活學活用,隨時隨地為自己的健康服務。

梳子













最好選擇牛角梳或桃木梳,梳齒圓潤的為好,以免過於尖銳而受傷。梳頭本身就是對頭部的穴位進行按摩,頭部經絡通暢、氣血順暢,就能解決諸如頭昏、頭痛、脫髮、白髮等與頭部相關的健康問題,又能調養全身,養生防病。


最好的梳頭時間是在清晨,先由前到後,再由後到前,再由左向右,再由右向左,如此循環往復,梳理三五分鐘。梳子不僅可以梳頭,還可以梳理全身的皮膚。比如人體頸部有個大椎,它是預防和治療感冒、頸椎病、頭暈、頭痛的常用穴位,如果擔心找不準穴位,就用梳子來回在頸部梳理,梳到皮膚發紅、發熱,既省事,又保健。


再比如用梳子梳理手部,手掌、手背很多人體重要的穴位,用梳子梳手,能同時刺激多個穴位,比按摩單個穴位要方便很多。腿部、胸部、背部、腳部、臂部等等,都可以用梳子梳。知道了穴位的大概位置,用梳子在穴位周圍的皮膚上反覆梳理,既簡單又有效。


刷子


日常保健可以選擇毛質柔軟、乾淨、用起來順手的刷子,輕輕在皮膚表面來回刷動,能刺激大片區域,產生疏通經絡、調氣活血的養生保健作用。


按摩棒


很多注重養生的朋友,家裡都有按摩棒。按摩棒有獸角的,有砭石的,也有其他材質的。按摩棒有什麼作用呢?按摩身體某個穴位的時候,用自己的手指按壓,由於沒有經過專業的按摩手法訓練,往往力度不夠,無法達到理想效果,這時,按摩棒的作用就出現了。按摩棒的頂端堅硬而圓潤,用它按壓在穴位上,稍稍用力,便會有明顯的壓痛感,讓按摩事半功倍。沒有按摩棒怎麼辦?鋼筆、圓珠筆都可以拿來用,鋼筆和圓珠筆的筆帽也很圓潤,工作間隙、開會不發言的時候,可以見縫插針地利用它們按摩穴位。

按摩槌


使用按摩槌,可以沿著經絡的循行路線敲打,也可以對具體的穴位敲打,還可以漫無目的地在體表敲打, 能夠消除肌肉酸痛,緩解疲勞,改善血液循環,還可以輔助治療相關疾病。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澎歌 的頭像
    澎歌

    澎歌的部落格

    澎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